学院新闻

媒传学子用青春话语讲好红色故事

阅读:2390 发布于:2024-07-04 15:48

7月1日,“大渠青梦——红旗渠百大工匠系列版画肖像作品展”暨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学研用实践活动”,在学院大厅开幕。展览由学院学生团队策划组织,展出版画家张伟元先生创作的一百幅修渠工匠版画肖像,为师生们带来一堂沉浸式红色主题“大思政课”。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是上世纪60年代英勇的林县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凿出的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这项历时10年建成的浩大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30万平凡劳动者用血与汗铸就了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展览以“大渠青梦”为主题,大渠是林州百姓对红旗渠的称呼,饱含着亲切之感和感恩之情,也彰显着红旗渠的宏伟壮观。青梦,则是林州人民向往绿水青山之梦,也是一代林州青年的青春之梦,更有指引当代青年学子逐梦前行的含义。

开幕式由学院本科生章文君主持。展出的工匠形象神态各异,展签上详细标注着他们的名字和英雄事迹。学生策展人、学院本科生吴嘉怡在导览中,深情讲述着红旗渠英模的故事:因放炮被扎伤眼睛的莫万生,系着腰腿岩壁除险的常天喜,用镜头记录伟大精神的魏德忠……红旗渠英模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深深感染着在场的观众。同学们表示,希望用青春的话语讲好红色故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激励自己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用青春的洪荒之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图片.png

图片.png

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徐剑教授在致辞中说,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近年来非常重视以红色主题引导教育大学生的学研用社会实践,不断创新大思政课建设路径和传播方法。学生们策划组织的此次展览,让师生深切体会到了红旗渠精神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生命力。他鼓励同学们要善于学研结合,红色基因是否强大,决定我们能飞多高,会走多远;要融入学科专业,主动将红色文化与学习生活结合、与各课程思政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结合,把思想性、艺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要实现双向赋能,把社会大课堂转化为思政大课堂,充分利用挑战杯、互联网+、青年筑梦之旅等重要赛事活动,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图片.png

郑州美术学院校长石品教授代表协办单位向学院捐赠了自己精心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天河壮歌》。他认为活动很有创意,思政融合美育,让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成为一趟美的旅程。

图片.png

媒体人、版画家张伟元先生向学院捐赠版画作品《杨贵》,他分享了历经五年艰苦卓绝的采风创作经历,“有过太多的艰辛、痛苦、寂寞和坚守。有咬碎牙也要挺住和拼到底的‘狠’;有同行、家人、朋友和老师们无法想象的‘难’;有五年如一日,一个人一辆车一把木刻刀和一支笔,走遍林州的山山水水,遍寻当年修渠人的‘韧!’”,终于在2023年完成了自己的“红旗渠工程”——为百名工匠刻像树碑。

图片.png

河南林州是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学院党委副书记、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常河山宣读林州市委宣传部为展览发来的贺信。贺信中说,此次展览是对红旗渠精神最生动的青春实践,希望以此为契机,让广大青年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红旗渠的故事,勇担时代责任,在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中绽放青春之花。

上海市普陀区二级巡视员、文化局原局长刘毛伢,上海云彩地美术馆理事长江建文等也在开幕式上发言,高度赞赏同学们开展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上海云彩地美术馆共同主办,郑州美术学院、大河美术报、新乡市美协、真源文化、学院影视系党支部等协办。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活动。

图片.png

图片.png